文 | 雨静#郑爽 初恋不是谁人人##郑爽 男生绅士是应该的##郑爽 大家总把女人想得太心机#《我们恋爱吧2》播出前2期就上了3个热搜,一跃成为国庆期间年轻人的重点“吃瓜”工具,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恋爱综艺的讨论。从1988年的《电视红娘》至今,似乎还没有哪类综艺比恋爱综艺更长寿、讨论度更高,也没有哪类综艺可以履历两次“停播”后一次次“重生”。可是随着各大恋爱综艺相继开启第二季,节目老化再度成为威胁业界生长的棘手问题。
屏幕上的“谈情说爱”从1998年的《玫瑰之约》到2010年的《非诚勿扰》再到2018年的《心动的信号》,我国娱乐市场共泛起了三次荧屏“相亲热”,恋爱综艺也完成了相亲速配→相亲真人秀→恋爱视察类综艺的转型。1998年,香港凤凰卫视一档婚恋节目《很是男女》风靡一时,湖南卫视以其为母体推出《玫瑰之约》,创下其时的收视与话题巅峰,被各大电视台争相模拟。据不完全统计,1999年全国泛起了20多档同类节目。
《玫瑰之约》的乐成在于其新颖的形式和敏感的话题。6男6女12位嘉宾同台表达自己的情感故事、恋爱观和择偶尺度,最终在主持人的牵线下配对成为情侣。“相约玫瑰,新鲜感受,I love you”的开场口号更是完美映射了其时年轻人斗胆表达,追求刺激与新奇的价值观。总制片人贺大明在《玫瑰之约—荧屏内外的故事》一书中回忆创作初衷时写到:“如果恋爱婚姻的节目不仅仅局限于婚介,而是一个集谈话、娱乐于一体,旨在提倡康健向上的结交观、恋爱观、婚恋观,融趣味性、娱乐性、哲理性于节目之中,展示到场嘉宾的个性风范和时代风貌,一定会有辽阔的空间和市场。
”三四年后《玫瑰之约》节目形式开始老化,于2003年首次停播。同年《很是男女》也传出了停播消息。
虽然今后《玫瑰之约》实验了种种整改方案,却无法再逆流而上。2005年《玫瑰之约》推出荧屏,至此第一段荧屏“相亲热”正式竣事。2010年《非诚勿扰》《我们约会吧》《为爱向前冲》播出,江苏、湖南、浙江三大在综艺上颇具影响力的卫视同步竞争,再度燃起人们对恋爱综艺的热情。
而《非诚勿扰》则借“宝马女”一举奠基其传奇职位。据统计,其时《非诚勿扰》的收视率曾一度远超同时段播出的《快乐大本营》。
许多人将《非诚勿扰》的乐成归因于形式创新,但其更大价值却在于对社会话题的放大。《非诚勿扰》更像一档社会类节目。且不说孟非是其时民生新闻栏目《南京零距离》主持人,节目放大的“富二代”“拜金女”等社会现象,接连引起热议,一度成为其时年轻人婚恋观的代名词。
心理专家乐嘉的犀利点评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。事实上,《非诚勿扰》1位男嘉宾对24位女嘉宾的真人秀速配模式,在7年前的《玫瑰之约》就已经泛起了。其时《玫瑰之约》改版初试真人秀元素,推出“红丝带”特别节目,9位男嘉宾追1位女嘉宾。厥后被观众质疑“走秀”痕迹过重,以失败了结。
《非诚勿扰》乐成的关键就在放大了常驻女嘉宾的话语权,她们高屋建瓴地评判男嘉宾,疯狂输出自身看法,用灭灯决议男嘉宾“运气”,满足了观众消费娱乐的需求,横竖看热闹不嫌事大。随后几年,真人秀相亲节目各处着花。除同质化问题外,这种速配模式导致男女嘉宾完全没时间造就情感。
热闹事后,徒留困惑与空虚。就这样第二次荧屏“相亲热”徐徐淡出观众的视野。
2018年看准视察类综艺热潮,引进韩国恋爱视察类节目《HEART SIGNAL》,推出《心动的信号》开启第三次荧屏“相亲热”。节目开播后总播放量突破10亿次,评分7.1,奠基了今天恋爱综艺的主基调。
被限定条件的“恋爱实验”《心动的信号》热播后,主打恋爱+推理的恋爱视察类综艺迎来春天。《遇见你真好》《恋梦空间》《喜欢你,我也是》《我们恋爱吧》多档节目涌现并进入第二季。9月30日《我们恋爱吧2》上线,虽然还是熟悉的配方,优酷热度却仅次于《火星情报局5》《这!就是街舞3》。
但你会发现至今为止节目的热度险些全出自爽妹子之口,没一个热搜与节目内核相关。郑爽粉丝和黑粉在热搜界的影响力可谓“首屈一指”,郑爽说的每一句话都具有热搜潜力。
节目组正是抓住这点,把航行嘉宾郑爽摆设在第一期,打了一个开门红,但后期发力如何仍未可知。除郑爽外,《我们恋爱吧2》恋爱视察团中另有在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中颇具话题度的伊能静、黄圣依,以及朱正廷、金子涵、戴燕妮、张纯烨、姜振宇。
原来几小我私家主要任务是分析评论视察素人嘉宾的行为,举行情感推理连线,但郑爽第一期就主动问嘉宾以为自己的初恋是谁?杨子和黄圣依谁先追的谁?虽不缺话题却略带刻意。男女嘉宾一方的相处和气场还算和谐,虽然第一顿晚饭冷雅欣就“不懂事”得提年事、肤色的敏感话题,略显尴尬,但所幸有赵嘉祺帮着打圆场,委曲说得已往。可是这一季嘉宾们的CP味似乎有些过浓,第一期还没竣事两对CP就已经体现得很显着了。
流程岂非不是用剧情铺展和悬念设置展现体现恋爱历程吗?“把相亲节目当成狗血偶像剧看就行了”有网友说。在只允许恋爱的“恋爱小屋”,上演着一场被限定条件下的恋爱实验,一场悦目的秀。
恋爱综艺路在何方?整体上看,现在恋爱综艺从嘉宾阵容、素人选择、节目形式、节目价值都再次泛起了同质化问题。先是素人嘉宾人均高学历、高颜值、高收入,女嘉宾总有一个初恋脸、一个身材火辣,男嘉宾则逃不脱举铁和商务人士人设。观众缺乏代入感,也就无法通过视察到达自我审视的目的。
媒体采访的一位《恋梦空间1》女嘉宾坦白:“节目组对女嘉宾的颜值要求更高,双方学历可以看作加分项,有留学履历的更受接待。”由此我们也就不难明白,为什么有网友提出“打着视察的旗号,他们究竟在‘视察’什么?”的质疑。备受诟病的“铰剪手”在此类节目中同样存在,为渲染恋爱主题,剪辑经常放大甚至制造嘉宾之间种种冲突。明星视察团则过分解读嘉宾行为,乐此不疲地通报恋爱技巧。
《伊学》导师伊能静疯狂输出恋爱哲学,“‘你猜’是延续性话题用词”、“爱会让人长大”、“人生最大的发展痛第一关一定是恋爱”;欲擒故纵成为许多男生经常用的恋爱技巧。如此,节目相关热搜话题自然更多与明星本人有关。
偏离反映今世年轻人价值观和社会话题的主旨与初衷后,恋爱综艺正在沦为明星展示恋爱履历、贯注婚恋看法的舞台,留给观众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停淘汰。《非诚勿扰》蹿红时,《新华日报》曾发文指出娱乐不能只留下虚无和困惑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曾经泛起的问题在今天依然能够找到影子。
我们的观众到底需要怎样的节目?恋爱综艺如何守正创新?恋爱综艺会泛起热播后的第三次“停摆”吗?值得所有人深思。
本文来源:泛亚电竞-www.yxzsqc.com